->> 洗心基金会 ->> 基金会动态 ->> 慈善动态
洗心讲坛“会诊”现代病,万人喜获心身健康良方!



  以佛法洗涤人心,教化大众,是洗心禅寺一诚长老的建寺初衷。5月6日,惠风和畅,佳宾如云,洗心讲坛第九期“佛学与心身健康”公益对话,在洗心禅寺大雄宝殿前坪举行。洗心禅寺首座、洗心基金会导师妙华法师,国内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张久祥先生,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座教授胡不群先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肖长江先生,腾讯网儒佛道频道主编张顺平先生现场专家“会诊把脉”。他们以通达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语言,通过佛学、医学和心理学的交融与探讨,为现场九百多位来宾及通过腾讯佛学手机平台观看直播的两万多观众,开出了一剂剂珍贵的心身健康良方。

    出席活动的领导主要有: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简称:省民宗委)副主任邓文华,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秘书长钟扬,省民宗委监督检查处处长龙毅,湖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朱朝晖,省民宗委文化教育处调研员王其云,长沙市望城区湖湘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李宏,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望城区民宗局局长苏景文等。




省民宗委副主任邓文华莅临活动现场




    该活动由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腾讯佛学频道、湖南省长沙洗心禅寺慈善基金会(简称“洗心基金会”)主办,长沙市望城区湖湘文化交流协会、望城区佛教协会协办,洗心禅寺承办,腾讯佛学频道全程直播了对话实况。



 

    对话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由妙华法师、胡不群先生、张久祥先生、张顺平先生设坛对话,主要以宏观视角进行综合会诊,分析为何现代病高发,从心理学角度怎样看待这些高发疾病,如何从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佛学的心法智慧学会面对这些现代病。



      

     下午由妙华法师、肖长江先生、张久祥先生、张顺平先生登坛对话,从具体的病症和案例入手,抑郁症、焦虑症、“三高”是如何产生的,怎样运用佛学、心理学、医学理论来预防和治疗,我们该如何应对环境和心理污染。




对话由洗心禅寺监院、洗心基金会监事悟博法师主持。




洗心禅寺方丈、洗心基金会理事长悟圣大和尚致欢迎和感谢辞。


    他认为,佛学除了以宗教性的思想和方法服务大众之外,更应该向下、向外拓展,进一步融入社会,走向大众、贴近生活、走进家庭、深入每个人的心灵,加快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步伐,加速本土化、具体化、民族化和当代化的进程,为现代社会、现代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方式,理性的生命质量,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表示洗心讲坛将认真总结六年来的讲授工作,不忘初心,在教言教,以佛教中国化方向为主线,注重讲题内涵,突出自身特色,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学术性、趣味性和群众性相结合,并为此勤奋努力,勤勉尽责,不断探索前进。
     他希望,通过本次“佛学与心身健康”对话这一因缘,听众都能受到启发,得到提升,获得智慧,增长一颗平常心、欢喜心和慈悲心,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我们会一如既往,在弘扬佛法上做出努力,十月份我们将以更加实际真切的对话,给诸君以人生的启迪!

附录:以下摘录对话嘉宾精彩语句,以飨读者。
 

    对于养心观点,妙华法师认为有两个“秘密”:一是“善能生阳”,当你行善事的时候你的心阳就生发了;二是,“静能滋阴”,心里头如果没有清静和光明,就会长草。     




妙华法师

 

    张久祥先生:现在心理疾病如此之多,是因为现在的人,内心装得太多……。人生无非就是处理好三个关系:生死、有无、多少。人生应该化繁为简,处理好心理的问题。不能说“心理咨询”只是西方的舶来品,而是应该包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 




胡不群先生


    胡不群先生:所有病引起的共性因素以及如何不生病,可以从《黄帝内经》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句中找到答案。养生注意阴阳虚实,真正的外无物,内无讼。心真正地安了,你才能真正知道你的责任是什么,你才能更大程度地担起你的责任。真正恬淡了,虚无了,你才能够精神内守,向内求,不再向外求,求之于本。
    妙华法师:在心灵层面有三个操作,第一:人的心要虚相,就是说你的心不要有疆界,要虚。第二:心要清静。第三:不管你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天地之间人要归零。现代人幸福的三要素:归位、归心、归零。  
    妙华法师:佛教讲的三心,佛教叫人“抓住当下”,我告诉大家有些人的理解是很危险的,“当下”也是不可得的。如果你认为你“当下”能够抓住,在心理学上叫做执念。有很多的人执念很深,因此他就生病了……。实际上当你不理解“抓住当下”这句话的含义的时候,药一定吃错了。  

    妙华法师:现在一般人缺乏三个观念:缺乏内在的觉照;信仰对人生很重要;多看经典,如《金刚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不管社会污染、环境污染到什么程度,我们一定要在经典当中寻找到心与道相应的那一部分。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资质,你多去学一点经典,多听法师讲经说法,你的心灵一定会得到滋养。




张久祥先生


    张久祥先生:得抑郁症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对自己不负责任,所以我的个案咨询和心理治疗当中,我首先要帮他建立负责任的意识,有了这样一种态度,才能调动他对自己负责任的能力来。  




肖长江先生


    肖长江先生:人是一个整体,心的问题是跟我们的饮食,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性格由心决定,所以心性修得怎么样,也决定他的健康。“三高”的基础会导致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心的问题导致“三高”的出现。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浸染,抑郁症和“三高”是看不到希望的。
    张久祥先生:“焦虑”实际是一种能量,与强迫症、内心焦燥有关系,这也是三高的来源之一。

    妙华法师:人的生活方式,一种是物理性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我们以素食为主;一种是精神生活方式,比如说念佛。一般的人认为念佛是一种宗教行为,如果你很关心自己的话,念佛其实是一种修心的行为,只要你是人,心为法王,心主神明,如果你内心不安,血压一定会高……。修心和修身双管齐下才会有一个健康长久的人生。




张顺平先生


    张顺平先生:“身忙而心闲”,身忙的时候你要有一个平衡,这个平衡就是要心闲,叫作明理乐道。在圣贤之道当中寻求滋养心身、维护健康的灵丹妙药。
 
    妙华法师:修心和修行
    要对佛法有所学习和修行的话,仅仅靠这一场讲座是不够的。要读诵大乘经典,要拜一个好的师父,那么你的生命质量一定能提高。
    第一,儒学、道学、佛学,其实就是人学,人学的核心就是心学,心学的核心就是道学。
    第二,不管是儒学、道学、佛学,一定要悟道!什么是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寂兮廖兮,恍兮惚兮”,在天地未生之前成为天地之根,生命的根也在道上面,所以得道者生,失道者亡,这也
是我们讲了那么多的养生概括性的话。
    佛法虽然以宗教的面貌出现,并且被人妖魔化,甚至被人不理解,其实佛法在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的架构当中,是最顶端的。我们谈的饮食养生都只是向上的梯子,都是对生命的关怀。
    而佛教认为生命是什么?第一:人的一生当中,贫穷富贵都无法改变我们的佛性,因为我们的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如不动。只有悟道的人知道,不悟道的人都在得失、是非当中碌碌度过一生;第二:按照《如来藏经》的描写,不管是外部物质世界,生命世界,乃至于我们的精神世界,都是如来藏海当中泛起的一朵浪花,这朵浪花消灭之后还是海水,海水被风吹起来依然是浪花。

    所以说身心是一体的,主客观是一体的。我们的佛性是如来藏海,永远如如不动。面对迷茫的人生,如果你明了如来藏性,证到了如来藏性,生死当前,你可以坦然面对。“生和死”,不过是到了春天换了一件衣服。我们讲争名夺利、患得患失,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不自信,不彻悟,对生命的恐惧。一个人如果明了生死如梦幻泡影,面对死亡也坦然而归。




感谢洗心义工一如既往地辛勤付出。



../uplod100/201782021152932.jpg


上一条:40名吉首大学学子喜获2016年度“洗心奖学金”
下一条:30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子获2016年度“洗心奖学金”
© 2012 湖南省洗心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www.xxgyjjh.com 法律顾问单位:长沙有道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731-88382111 传真:0731-88382111 邮箱:2269882972@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洗心禅寺 邮编:410219
湘ICP备2023025847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