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日记
时间:8月5日-6日 地点:邵阳隆回 天气:晴
作者:罗一飞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天空飘来蒙蒙细雨,给炙烤的大地带来了阵阵清凉。8月5日下午,长沙洗心基金会2016年助学走访活动隆回行正式起航,近30名身着印有洗心基金会字样的“红衣义工”从长沙洗心禅寺整装出发,在行驶3个小时后,到达了此次助学走访的目的地——隆回县,受到了当地民宗局谢元副局长华及教育局领导的热忱的接见。

本次隆回助学走访活动是长沙洗心基金会2016助学走访活动之一,洗心基金会将组织义工及爱心人士近1000人次,分为若干小组对全省14个市州 ,25个区县的每一位资助对象家庭进行实地走访。近四年以来,洗心基金会一直在践行“万名学子助学计划”活动。坚持“严格把关、规范流程、归口管理、公开透明”的原则,采取学生申请、实地核实、资格审查三环节分离和上网公示的举措,确保每一位受助对象都符合洗心基金会资助条件,把有限的善款落实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此次走访活动由洗心基金会副理事长黄培莹女士带队,凌兴居士协助。8月6日上午,兵分6个小组,红衣义工们将对11个乡镇的17位资助对象的家庭进行实地走访。隆回县地处湘西南,是典型丘陵山区,走访的大部分地方都路途遥远且道路崎岖。各位义工们不惧山高路远对资助对象家庭都进行了一一走访。

其中年龄最大的义工要属老后,老后是著名的民俗摄影专家,“世界华人十大人物”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南省的十大劳动模范。今年已73岁高龄,但听说长沙洗心基金会要去隆回助学,他主动的报了名。他是邵阳人,从小在隆回长大,对隆回有着无比挚爱的情感。这次被安排在第一组去虎形山瑶族乡走访,老后来这里已经来了400多次,在这里的瑶山独自过了9个春节,没有谁比他更懂这里,也没有谁比他更爱这里,他送给了这支爱穿艳丽服装的一个称号——花瑶。他被当地人称为花瑶“元帅”,花瑶的“活字典”。

老后一行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虎形山瑶族乡岩儿塘村杨浦隆的家坐落在峡谷深处的山坡上,一栋一层楼的老木房,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父母以上山采药为生,其奶奶多病常年卧床吃药。懂事的杨浦隆学习特别努力,今年考上了湘潭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二个考上大学的花瑶孩子。其他义工在了解杨浦隆同学的情况时,老后用当地的语言和他们交流着,并对杨浦隆同学的相关资料以及其房屋外景与内景都进行了一一拍摄。调查完成后,老后一行临走时,动情的握着杨浦隆父亲的手说:“瑶山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我给你们辛勤的培养点赞,有什么困难跟大叔说。”

一位就读七年级的张俊杰同学也报名参加这次走访活动,在跟随其凌兴叔叔走访时,一位资助对象的爷爷奶奶买来了饮料给他喝,他推了好多次才推掉,激动对周边人说:“我怎么能喝得下呢?看着他们佝偻着的背影,饱经沧桑的脸庞,我眼泪都出来了,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那份渴望,在他们心里是多么的希望孙女能上个大学,走出这绵延的大山。作为洗心基金的走访义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资料收集齐全,整理好,以最快的速度交给基金会,让他们早日能拿到资助金,继续他们的学业。”
在由黄培莹带队的小组选择了道路最崎岖的乡镇进行走访,隆回县民宗局副局长谢元华陪同调查,其受助对象刘卓,由于8岁的弟弟两年前患‘神经母细胞瘤’,两年多来一直在广州治疗,目前已经花了50多万,导致家庭债台高筑。弟弟的病也极大的刺激了刘卓的进取之心,他通过顽强的努力,今年考取了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立志以医学解除天下病人的痛苦,挽救生命,挽救更多的家庭。
第六小组的小组长童肇雄特意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助学,他说他以前就是从农村里面走出来的孩子,虽然现在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衣食无忧,但是通过这样的走访教育孩子,通过走访核实学生的信息,使真正贫困的学子能够得到资助,是非常有意义的。洗心洗心,洗涤自心。让自己心怀感恩,存善心,行善事。以真行动,不远千里,只求以最好的方式帮助到最需要的人。

一路前行,有太多的美好,太多的感动。各位义工用他们的真诚存善心、行善事,把艰辛的汗水与暖暖的爱洒在了隆回;然而他们的爱一直在路上,将把洗心基金会2016年的爱心助学基金带到三湘四水每一个受助对象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