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八月,汇集着火的色彩;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写着浓浓的情怀;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学新生即将跨入高等学府的大门,书写人生新的一页的时候,长沙洗心基金会总会与我们如期相约。
8月7日—8月10日,长沙市洗心禅寺方丈、洗心基金会理事长悟圣大和尚与来自长沙市社会各界的三十余位义工,分成6个小组,在龙山县、保靖县跋山涉水,进村入户,开展为期4天的实地调查走访。
这是自2012年以来,洗心基金会第六次来到湘西开展助学活动。此行一路,义工们走访了40户贫困家庭,感触良多,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同享他们的见闻感慨。
龙山站
看到苦难困顿,也看到乐观坚韧
魏小静、00后的小女孩,母亲患有白癜风,父亲为了照顾母女,在县城租了一间老居民房,平时做点零工贴补家用。
小静的父亲说“孩子真争气,读书用功,又懂事,考起了浙江大学,我再苦再累都值得”。
面对困境,这位坚强的女孩都以微笑来面对。她说:“我要为弟弟做个好的榜样,愁眉苦脸只会让父母更加难过·····”
义工姐姐给小静说起大学校园趣事
陈桃: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陈桃同学乡下的房子破败了,在县城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虽然是在市里,但也并不好找。在一个巷子尽头,巡防组成员走上一个斜坡,还要穿过几栋高低不齐的房屋,走进一间阴暗的过道,才看到陈桃同学的家。
简单的生活用具堆放在过道,狭小的家里买不起也放不下那些电器、一只小白色毛绒玩具熊静静地躺在床头,慰藉着上天对她不公平的安排。
陈桃的母亲患有眼疾,平时只能卖点小菜、做点零工,没想到父亲几年前又摔伤了腰,已在轮椅上坐了几年,两腿都有严重的萎缩。这让本来贫寒的家庭更加绝望。
全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兜底扶贫,以及残障人士补贴,他父亲说,陈桃在上学期间靠着社会各界的帮助,才读完了高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桃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湖南农大。她说,“将来我要回到农村,帮助更多的人”。
朱芷若:和哥哥一起撑起母亲的一片天
说话声音很小,看起来非常文静、内向。这就是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周玉洁,被湖南运用技术学院录取。
她的父亲过世了,有一个哥哥也在长沙读大学,母亲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前几年、乡里自家的房子倒塌了,如今在大伯的木房子里隔出一间房居住。
她妈妈得知我们要来,特意炒一只土鸭,还有已经切好了的,还没炒的鱼块和蔬菜,打算要招待我们。但是大部队在出发之前已经约法三章,不能在受助学生家里吃饭。
临走前我问她,你们哥妹俩怎么都选的职业学院,她告诉我,“我与哥哥选择职业学院,就是想早一点工作,好报答母亲”。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很高兴在这次助学过程中,看到受助学生脸上洋溢出来的乐观,散发出来的坚韧。我们相信,贫穷只是暂时的,生活终归不会亏待那些正道而行的人。
保靖站
“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
粟琪家是这次到保靖县走访的第1户。也是保靖县高考第二名,以670分的好成绩被北大历史系录取。
小琪父母亲都在外面打工,爷爷奶奶在家。我们一行人一到,他们就忙不迭地搬椅子、擦桌子,爷爷又赶紧切来西瓜,热情招呼我们。
义工核对资料时,小琪拿出整整齐齐的一大叠各种各样的证书,她说每天看着这些从小到大得到的奖状和荣誉,不是炫耀和骄傲,而是鞭策和自省。
此次爱心助学对我个人而言,再次的参与,既是参加者,又是见证者。我更多了一种清醒、敏锐和感知。有很多感动人的细节打动我,满地的奖状证书、困境中阳光的微笑、一直说感恩的母亲、坚强不息的少年、送我们好远还依依不舍的母亲……都珍藏在心底。
洗心基金会多年来关注湘西地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自2012年开始,洗心基金会坚持每年秋季来到湘西,对贫困家庭的大学新生开展资助,截至2017年已有277名大学新生得到资助。2016年到2017年,共资助湘西贫困小学生210名,资金21万元。2016年,向龙山县农车乡九年制学校捐建了一座学生澡堂。2016年在吉首大学启动“洗心奖学金”,首期五年,每年额度为人民币16万元,奖励标准为每人次4000元,每次可奖励40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
图文转自:公众号:湘西民族宗教
作者:湘西州民宗委办公室
../uplod100/20191181036993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