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回归自然——我们一起送小蛇回家
9月25日,洗心基金会协办了由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主办、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单位承办的“新《野生动物保法》宣传暨科学放生活动仪式,在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举行。洗心基金会近50名洗心义工在常务理事、环保护生项目负责人文贞的带领下,参与了此次放生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让生命回归自然——我们一起送小蛇回家”,来自社会各界的近300爱心人士参与了这场放生小蛇的公益活动。


洗心义工心文代表洗心基金会发表放生感言

林业部门对新《野生动物保护法》首次解读

上午10:30,活动参与者乘坐大巴来到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他们中大多数是父母带着孩子组成的亲子团,来感受生命的珍贵。仪式上,大家观看了野生蛇保护的宣传片。长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毛葵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长沙县被誉为“中部第一县”,它是“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该县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希望为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随后,长沙县农业和林业局局长杜红旗介绍了长沙县在森林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作的工作。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大家正确认识蛇类对生态和人类的重要价值,树立公众保护野生蛇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意识。
仪式上,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朱开明解读了新《野生动物保护法》,他指出,2017年1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放生等行为进行了规范。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仪式上,长沙县政协常务副主席杜宏亮为护蛇志愿者彭汉颁发了“护生使者”勋章,对他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
就读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彭汉,为大家讲述了他十多年的护蛇经历以及科学放生的常识。彭汉介绍说,他是长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去年在他的努力下,800条野生蛇孵化成功,最后全部放归野外。通过后续的监测表明,这些放生的蛇没有发生死亡现象,在野外生存状况良好,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环境。
1300条小蛇回归自然
放生仪式结束后,大家前往预先选定好的放生地点,准备将这些新生命放归自然母亲的怀抱。首先,志愿者为大家做了示范,提醒大家放生蛇类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动作要领,因为稍不注意或用力过猛,都会对幼蛇的身体造成损伤。示范过后,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开始接触小蛇。可能是出于天生的恐惧感,孩子们包括一些家长还不太敢接触这些小生命,志愿者耐心为大家讲解并一次次示范,证明这些小蛇是友好的,大家才卸下心理包袱。之后,不少小朋友完全战胜恐惧,开始效仿志愿者的手法,将一条条小生命放归自然。
当1300余条小蛇全部放生,时间已近中午,活动也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