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心基金会 ->> 慈善项目 ->> 人文项目
在末法之世修行,必依四种清净明诲 (二)


  什么是“开”呢?日本人都打到房檐下了,你说我在这里念佛不去打仗。国家都没有了,你还能不去打仗?开,就是开戒了。大家看《少林寺》那个电影,说和尚怎么当僧兵了?僧兵救了唐王李世民,大家理解了,这就是开戒了。“开”,准确地说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把修行放下,先为国家,为民族挺身而出。那么,我一个修行人在外面坐火车,如果有强盗抢大家,我不管你们,那么大家会如何看我呢?你们肯定会说,这和尚真自私。如果这个时候我挺身而出,救了一车人,大家都会说,哎呀,这个和尚修菩萨道,行菩萨道。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大众要放下自己。很多人佛法没学通,一说持戒,他连人都简直不会做了。
    什么叫“遮”呢?遮止之义。我们人这个心,叫心地,就像庄稼地一样。你们大家想一想,地里不种庄稼会怎么样?就会荒废掉。在东营,地面上结了一层碱,叫盐碱地。人的心里头,一定要有精神追求,一定要有信仰。有了正念就没有妄念了,有了善心就没有恶心了。如果你让这个心空着,啥都不信,它一定是要生出歪门邪道来的。佛法就是让大家耕耘自己的心,让你的心地不要荒废了。为什么邪教能够在中国蔓延?而且人数如此之多,道理非常简单,是因为我们的“货架”上没有正品,大家没有寻到正确的方法、没有信仰真正的宗教。然后外面的邪师,骗钱的、骗色的都来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用《楞严经》这样的照妖镜,把你身心内外照得清清楚楚。让自己千万不要上了贼船,走了弯路。
    什么叫“持”呢?在正常情况下要严持戒律,要清净戒律。因为清净戒律对自己好,对别人也好。自己清净了,对别人也就清净了。佛教里头,无非就是身、口、意三业。戒律本身就是对治身口意三业的。口里不说是非,不骂人,不挑拨是非,不说谎话,就守了口业了;不邪淫、不饮酒、不打架、不斗殴、没有各种散乱的心,这就是身戒了;主要还是戒心,戒心就是让你的心充满智慧,如净琉璃一样。我们一般的人有两种心,其中有一种心是妄心。打妄想的时候,他的精神头很足,你叫他念佛,却念不了十分钟。为什么呢?因为他已习惯了妄念相续,清净心对他来说就是睡觉。很多人不打坐不睡觉,一念佛、一念经、一打坐,十分钟就睡着了。可见我们的心是很不好把持的。
    最后一个纲要是“犯”,什么是“犯”呢?就是怀着仇恨的心杀生、偷盗、妄语、饮酒作恶等等,对这种人这种人品就叫犯。结果就是造恶业,在六道当中轮回。我们学佛的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与过去的恶业一刀两断,让它就此打住,没生的善让它生起来。已作的恶让它成为过去,并且通过忏悔和修行,让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清净。用现代教育学的话来说,学佛会让你的人生更加有质量。现在好多的人生活没有质量,没有工作,挣不到钱,没有婚姻,家庭不幸福,满身是疾病。这不是我要说的范围,我要说的是另一个侧面。你信佛以后,是不是在自己心里构筑了一个长城,让自己的心非常坚固,充满了智慧,这是我想说的。
    戒律有“开、遮、持、犯”这四个纲要。大家想一想,你成为居士受了三皈五戒,你怎么能不学戒呢?你不学戒,你就不知“道”,你的行为就扭扭捏捏,左右不是;干不对,不干也不对;干了心里又慌,不干心里又不甘,问题就出来了。所以要学戒,学了以后,就知道戒律有开、遮、持、犯四种特性。同时要给大家说明,一定要在正常的情况下持戒。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两条理由:第一条叫立身之本。不管你是学者,还是企业家,或者为人之母,只要你的行为不正,你讲别人,别人就不服气,所以说持戒就是立身之本。第二条叫成佛之本。诸佛菩萨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智慧辩才无碍,都源于严守这四个根本戒。
    大家会说怎么不讲酒戒呢?因为酒是助戒,是迷乱人心性的。因为对酒的贪恋,人喝酒后,前四条可能都会犯。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佛陀时代的故事:佛在灵鹫山,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和一位年轻的比丘很想去拜访。两个人就相约越过沙漠一起去灵鹫山。他们穿过沙漠时,水和盐都用完了,两人又累又渴。这时终于看到一片荒草地,有牛踩的窝里积了一点水,年轻的比丘不顾一切趴上去就喝,老比丘就说,水里有很多微生物,你要喝下去就犯戒了。年轻的比丘就说,愚痴的比丘啊,你喝了这水,滋养了身体,才能去见佛,不然就要渴死在路上。这个老比丘没喝,结果半路被渴死了。年轻的比丘喝了水就到了灵鹫山。见到佛以后他说,伟大的佛陀,我跋山涉水终于见到了您,非常欢喜。佛却说:愚痴比丘,老比丘先你而证到了阿罗汉果。你因为杀生的罪报,你的寿命将减短,还谈证什么果位呢?就呵斥了他。
    这个故事对我们至少有两个启发,第一个给我们的启发是必须严持净戒,才能谈得上信佛,学佛。否则,就算你做了多大的学问,这个学问毕竟是身外的,不是身内的。就算你做了会长,当了方丈,身心内外也不得清净自在。第二个启发是,对于真正佛子,戒为道源,戒是根本。就像我们在楼房没盖之前,先往下打地基,地基打稳当了,楼房才能盖好。如果你把地基打在沙漠上,地基浅浅的,十几层的楼就会倒掉。在印度的故事中,有一个贪心的财主,叫人给他盖房子。当最后一块砖垒上去的时候,这个财主就对工人说了,你们盖了五层楼,但我只要第五层,所以前四层的工钱都不给你们算。工人说如果不垒下面四层,第五层是盖上不去的。这个财主说,那把下面的四层拆掉,只留第五层。他就这样给人家算工钱。然而工人很聪明,他们把下面的四层给掏空了,虚虚的留下了几根柱子。这个财主住在上面,结果房子就塌掉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在世间要成人,要做事情,都要把基础打好。可是现在的人呢,只图结果,不问原因。不问钱从哪里来的,不问这个事情从哪做起,所以结果是不牢靠的,结果也是痛苦的。
    不管是做人,还是修行,没有免费的午餐,靠投机是不行的。学佛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信佛以后,就有了投机的心理。见到师父以后,就说,师父,《楞严经》好难懂啊!师父你好好看,看完以后讲给我听。毛主席说,嚼别人吃过的梨没有味道。你是小孩我喂你,可你不是小孩啊。所以说,修行一定要把心摆得端端正正,没有任何投机心理,按照过去祖师的教导:“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念佛,踏踏实实做事。”一定不可以有任何的投机心理。解放以来,政治运动频繁,有些出家人为了出人头地,在政治上搞投机,失去僧格,自毁毁人,前车可鉴啊!
    在没有讲“四种清净明诲”之前,先把大家的知见统一一下,其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信佛要明理和持戒。授戒,学戒,持戒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你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迟疑,因为它是一部完整的法典。(未完待续)




上一条:在末法之世修行,必依四种清净明诲 (三)
下一条:在末法之世修行,必依四种清净明诲(一)
© 2012 湖南省洗心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www.xxgyjjh.com 法律顾问单位:长沙有道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731-88382111 传真:0731-88382111 邮箱:2269882972@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洗心禅寺 邮编:410219
湘ICP备2023025847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