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心基金会 ->> 慈善项目 ->> 人文项目
在末法之世修行,必依四种清净明诲(九)

  不杀生的含义非常深刻!例如说我妙华到东营来讲经说法,为什么就在座的各位来了,其他人怎么不来呢?是道德所感。一个人在过去累劫乃至今生、后世与众生结了缘,他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受到众生的爱戴。如果和众生没有结缘,他就是唱歌跳舞,也不会有人看。我见到一位年轻的居士,他看了很多经书,对佛法领悟得非常好。每一次寺庙里举行夏令营,老和尚不给讲经说法,只叫大家念一句“阿弥陀佛”,大家都非常地高兴。这位居士虽然能讲出很多的道理,可只要他一开口,别人听到就心烦。他跑来问我说:“法师,我一心想弘法,想给大家谈谈我学佛的心得,可为什么人家就不愿意听呢?”有一位法师说:“你应当进禅堂修定啊!在定中给众生说法。”我说:“要广结善缘,你不和众生结缘,众生就不要听你说法。”你不和别人结饭缘,你就没饭吃;你不和别人结法缘,别人就不要听你讲经说法,你也听不到别人讲经说法;你不和别人结人缘,别人在马路上见到你,都懒得多看你一眼。所以佛说“因缘甚深,甚深!”
     一个人活在世间,就是一个“缘”字,一个“缘”字就把佛法说尽了。不杀生就是和众生广结善缘,杀生的人好愚蠢啊!尤其在中国的民间有一种宗教,家里人祝寿的时候杀很多生,大摆筵席。到坟墓上去祭祀自己的老祖宗,把酒肉摆上去,杀众生,祭众生。中国的民间宗教,才是真正的迷信,因为他不了解诸法的实相,不了解佛法的真意。还有的人恣意猎杀野生动物,捕捞山珍海味,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有一个比喻叫“饮鸩止渴”,就是指喝斑鸠剧毒的血液来解渴,这和杀生害命意欲延寿是同样愚蠢的做法。
    赵朴初居士在世的时候,到死都不给自己祝寿。他认为这样劳民伤财,损自己的福报。所以他的寿命很长。真正长寿的法门,养心为上。一个人纵然天天吃山珍海味,假若心里没有智慧,总是不平静,寿命就不会长。
    为什么说“养心为上”呢?因为佛法,可以打开我们的心目。你想不开的事情,听了佛法以后就想开了;你心里头不平衡的事情,听了佛法以后就平衡了。一个人之所以耳聪目明,是因为他心里头发亮。
    世间有很多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就到法院去。法院依据的是铁律,是要取证的,但有很多事是拿不到证明的。就拿两口子的事来说,你到哪里去找证明呢?所以,人要有道德的约束。人群中有人监督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人监督,心里头就非常容易失去平衡。唯有佛法僧三宝,能够在我们的心里生根,让我们自律。如果你心开意解了,你自然就心明眼亮了。我们很多人特别迷闷,就是因为心里头没有佛法。
    佛法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严持五戒,就能得人天福报,至少能够保证人身不失。来世出生在富贵之家,继续供养三宝,听闻经法,可以继续修行。如果今生今世对佛法僧三宝没有生起正信,一念闪失,就堕落在三恶道当中,永不复出。香港有一个电影叫《无间道》,好多人看了以后就问我说:“法师,你告诉我什么叫无间道?”我说,无间道就是地狱。堕到地狱以后,“苦楚相连,更无间断”,你想一念的间隙和时间都没有,根本不能够出离。不要说你想到这里来听经闻法,在地狱你自己根本就做不了主,那就叫无间道。为保人身不失,我们要严持五戒,而五戒之一就是不杀生。
    不杀生,不但能够保证人身不失,延年益寿,而且能够成佛做祖。就像我们盖高楼一样,必须要打一个坚固的基础,而三皈五戒就是修行的基础。《楞严经》虽然是众经之首,但是他讲的道理,也是一加一等于二,这和世间法是完全相通的。有人说,能够到大学当教授的人,一定很有学问。能够有很多发明的科学家,当然很有成就。他不知道,世间最深的学问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切的科学成就都是从一加一等于二开始的,学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虽然沙弥有十条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菩萨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六重二十八轻戒等等的戒律。但在所有的戒律中,五戒是根本。而在五戒当中,杀、盗、淫、妄是四条根本戒律。如果失掉了这四个根本,一切都是空谈。就以杀戒为例,一个人如果不灭掉自己的杀心,就是不慈悲,不慈悲你和佛有什么关系呢?不慈悲你就是众生啊。佛是慈悲的代言人,是慈悲的象征。所以说,不杀生就是慈悲。不杀生才能够保证人身不失,不杀生才能够成佛做祖,大家应当牢牢地记住。
 
    5.行悲可保福慧增长
    下面大家看经文。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阿难,在这个世界上,天、人、地狱、阿修罗道这些众生,心中如果没有杀心,就不会堕在生死相续当中,即轮回当中。不杀生,就可以免除轮回之苦。关键是什么呢?杀生会冤冤相报。今生今世你杀我,来生来世我杀你,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没完没了。大家看过武侠片没有?看过武侠小说没有?其中内容不乏是,一个追杀另一个,千山万水,决斗的时候说:过去你的爷爷杀过我的爷爷,我和你不共戴天……这就是很形象的人间的杀业。大家不明白,同样是人,怎么就不允许别人活下去呢?是为了吃吗?地上吃的东西不少啊。是为了穿吗?别人并没有抢你的衣服啊。其实就是为了一口气而杀来杀去。包括现在社会上,讨债的、还债的、还有借钱不还的,其实他不缺钱,就是赌那口气。众生为了这口气,经常把自己搞得烦烦恼恼。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一口气不来,全部都勾销了。就跟小品里头讲的,眼睛一闭一睁是一天,眼睛一睁一闭,就是一辈子,何必去争那口气?所以说,很多人就因为心里头不平,把自己搞得非常辛苦。佛在这里说“生死相续”,如果不断杀的话,就在生死当中轮回。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阿难,你为了成佛修行正定法门,是为了出离五欲。“尘劳”就是五欲的生活。如果你争斗的心、厮杀的心不清除,就没有慈悲的心,所以“尘不可出”。即便你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可你依然争名夺利,没有慈悲心,没有平常心,那你仍然不能够从尘劳中解脱出来,不能够出离三界。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纵然你能够讲出很多的道理,纵然你能修行到甚深禅定,但如果你不断杀心,来世必然落在鬼神之道当中。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道设教。他在佛教这里抓一点,在道教那里抓一点,在儒家那里抓一点,把社会上的伦理道德再揉进一点,捏成一个东西,说这是他自己创立的一个什么法门,一个什么教派。那么怎样来鉴定是“三教合一”呢?怎样来鉴定他说得对不对呢?我们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杀不杀生。
    世界上有很多大气功师,还有很多耍把戏的,有各种各样的能耐,那些能耐和尚没法比。但佛家所说的“六通”,唯有一个“通”是和所有的邪师外道有区别的,就是“唯佛独证漏尽通。”大家要记住了,在后世末法,一定要把自己的眼睛擦得亮亮的,让自己的顶门长眼,这是区别佛和其他鬼神外道的窍门。“漏尽通”就是断尽了一切的烦恼。佛因为断尽了一切的烦恼,不漏失功德法财,所以说他的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都是自然显现的。佛首先是证到了漏尽通,断除了烦恼。而世间的很多神道,虽然有神通,也能给人治病,甚至能够看到你的前生后世,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他不能断烦恼。断烦恼是佛法的根本,或者说,佛法重在“修性”。一个人在自己的心里发明了智慧,把自己的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他的“五通”自然证得。
    而外道恰恰相反,扭曲自己的肢体,百般折磨自己,想尽办法要开发自己的神通。今天见到这个人说:“我看你前世像个松鼠。”明天看到那个人说:“哎呀!你是从天上来的。”再看到一个众生说:“你从地狱来的。”告诉大家,在后世末法这种外道特别多。那我不禁要反问:“我就算知道了自己的前世,妙华依然是妙华,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佛法是断烦恼的法。如果你不从自己心里头断烦恼,你就是禅定现前,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你就是把黄河的水讲干,也不能够出离生死之苦。所以说,佛讲的不杀生,是清净明诲,是辨别正法和邪法的一个标准。(未完待续






上一条:在末法之世修行,必依四种清净明诲(十)
下一条:在末法之世修行,必依四种清净明诲(八)
© 2012 湖南省洗心公益基金会 版权所有 www.xxgyjjh.com 法律顾问单位:长沙有道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731-88382111 传真:0731-88382111 邮箱:2269882972@qq.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洗心禅寺 邮编:410219
湘ICP备2023025847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1202000577号